倘若视2010年为移动互联网的元年,那么APP应用这个新鲜事务已经有四岁了。四年来,APP应用先后和WAP、HTML5做过斗争,也和公众账号、轻应用战斗过,结果人尽皆知,APP应用通过自身的产品形态和生态环节,笑到了最后。
APP应用赢的原因有两点:
第一,产品体现与新的操作环境更匹配。自从苹果开了多点触摸操作先河后,立足于触屏和传感器的操作方式,就在各类APP应用上长足发展,不管是滑、摇,还是碰,APP应用的用户体验都是高度完整、一致。
第二,生态圈更加开放。苹果与安卓的两大生态圈,都建立起了开放、标准的开发环境,要在它们的生态圈里进行创新,远比在数十种浏览器或部分封闭生态里开发来得更加实在。从不少近期IPO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可知,很多就是依存在这两个生态圈里的。
现在,APP应用遥遥领先,但很多产品经理却有种悲观情绪在弥漫。APP应用时至今日,应该往哪里走?
两大难关横在开发者之前。
第一,今日的APP应用开发者的竞争领域,并非是同其他产品形态的竞争,而是在产品创意上的竞争。之前,移动互联网因为才起步,可以说在任何产品领域中都有创新的点,包括行业、类型、设计风格、操作模式等,从而有源源不断的新APP应用出现。而经过多年的发展,想要找到一个好创意太难了。从secret到魔漫,从2048到别踩白块儿,一整年里,真正有创新的app产品几乎没有,多数只是克隆产品而已。倘若没有非常棒的创意,又怎么能让自己的APP应用,在百万级别的APP市场里出头呢?
也许会有信心十足的开发者认为,创意往往在不经意间,万一让我想到呢?
而第二关就更难了。
如今的现实情况是,手机桌面上的巅峰之战已经结束了!微信、地图、新闻、金融类产品基本获得了根本性的胜利。
另一个客观的现实是:智能手机的飞快普及渐渐进入尾声,用户手机上的APP应用安装量会不断减少,一个APP占据屏幕的时间也将越来越短,至于进入手机首屏、次屏的难度,更是不断上升。
从场景记忆到场景发现:APP2.0之路
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4年里,上百万的APP应用实现了各类互联网产品的移动化转型,各类产品基本完成了卡位。
通讯、位置、新闻、信息等核心产品的竞争和归属,基本上是尘埃落定,而手机首屏的夺位战,差不多完成了80%。目前只有游戏、视频类产品是其中不确定因素。
回首这段APP1.0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,这时代的所有APP应用虽然形态差别很大,但共同遵守着一条规律,那就是让用户一到特定场景就想起自己来,也就是场景记忆。比如聊天会用微信、找路用导航、吃饭上点评等。诸多的生活场景,让开发者在策划、设计APP里,找到了重要的出发点。“场景化设计”成为1.0时代APP寻求发展的共性。
但今天的所有的场景基本被开发殆尽,在巨头和品牌逼压下,突围变得更难。怎么样在新的环境下,获得更多用户成为了所有APP开发者的共同难关。而技术的不断进步,似乎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机会。
移动互联网早期,在GPS定位基础上开展的服务(LBS),今天已经是很多主要APP必有的功能。随后智能手机上的各类传感器,则为实现摇一摇等功能提供了支撑。如今智能手机的硬件及机器学习的模式识别算法,开创出崭新的技术领域——运动模式识别。
这个发展趋势鲜明地体现在2013年的iPhone 5s发布会上,当时苹果第一次发布了智能手机专用的运动协处理器。
这个貌似有点Geek的技术,给APP2.0时代开拓了新世界。其后数个月里,以Moves和国内微车APP为代表的运动模式识别产品,在这方面做了先行先试。这类产品用建立在智能手机之上的软硬协同算法,能够明确手机主人现今的运动状态,从而识别手机主人的场景,比如是跑步还是驾车等,再为这样的场景提供路况、限速等相应服务。
这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用户服务模式。该模式下,用户能否在特定场景下想起该APP,以及用户有没有在首屏乃至次屏安装该APP也不重要了。取而代之的是,APP应用会根据机主所处的场景,以自动推送方式为用户服务。在此,APP应用要做的,就是怎样准确地进行场景识别,从而让用户感受到提供的是服务而非骚扰。
倘若认为,运动模式识别还局限于运动或行车类产品,那么借助iBeacons和其他智能硬件相结合的APP应用,将有望加大场景发现的应用空间,不管是室内定位还是智能家居,都可能让场景发现式的APP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。